SEO策略

关键词覆盖、索引量、排名、点击率、转化率

入行或转行的头几年职业发展流程浅析

indiepop2017-08-03 10:29:530℃

 生活中我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其中许多人的职业发展是令人扼腕的。有些人因为没有学历就认为凭工作上的自身努力无法突破阶层,也有些人工作已有小成后停滞甚至倒退增长。

过去公众号中的不少内容,写了一些职业发展中的相关观点,有些零散。而这篇文章的内容,会更侧重于对于职业发展最初期几年的应遵循的流程(未必仅针对应届生等初入职场的,也可以针对转行等情况)。期望本文可以对职业发展不顺利的人,有相对更实际的借鉴价值。

1.

首先第一步端正心态:人不该觉得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之后就只能是怎么样的。

我的家庭最多属于小康。父母至今仍在工作,我妈月薪约两千,我爸月薪大概五六千。19岁那年,我本科退学,没几个月开始工作,第一份工作实习期仅1600工资。再隔了一年,月薪4300。而当时的我竟然已经很满意了,因为才工作一年多工资已经接近我爸。21岁到北京,月薪近一万,那时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像有钱人了一样。没过太久开始知道,原来一万月薪只不过是互联网公司的起步水平。终于端正点心态,开始进入稳定的职业发展期。

回顾来看,眼界是个特别关键的东西,它决定了我们的目标和心态。在像我这样曾在一个没有上进心的家庭中,多年持续被灌输的理念下,会觉得一万月薪是可望不可及的事;而诸如在一些比较不错的互联网圈子中,通常会觉得一万月薪是羞于告人的事。天差地别。

我一个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出身的人,限于家庭因素,眼界尚且极其有限,那么一些小城市乃至农村出身的人,可能眼界这个问题会更严重。

一个简单的结论:一线城市月入过万是很稀松平常的事,达不到是有问题的。

无关于学历等等。我这样一个高中学历的人,在毫无社会经验的时候,尚且在两年内达到了,因此不该有什么理由达不到。

2.

选对行业很重要。公众号以前的文章有提到过,平均薪资高的行业,一般来说仅有互联网和金融,而且前者门槛低,适合更多人。然后,互联网里面又有很多分支,具体怎么选?我的建议是,选择其中那些个相对更不成熟的领域。

想要快速发展,几乎必须得选择不成熟的行业。

如果想致力于历史或者佛学等等领域,完了,终其一生恐怕也看不完该领域的主要著作。想要在几年内有很大成就,难于登天。

而不成熟的行业,像互联网里面有许多分支,其主要「著作」(一般都是没太多含金量的书)可能几周就能全部读完,比如运营,或者营销的诸多进一步的分支。像技术则是反例,入门相对大多互联网的分支难些(但初期做技术的性价比较可观,因为技术入门也没难太多,基础薪资却高其他很多)。

因此,只要一个稍微刻苦的人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平均可能小几个月),把自己拉到整个行业的能力平均线上。

3.

流程继续下去,就是选择行业以后,怎么快速把自己水平拉到行业平均线了。

很多人倾向参加培训,但绝大部分培训是不靠谱的。除了极其少数的纯公益机构(如果它是公益机构,你一定会清楚知道),其它都是盈利性的,赚钱是第一位。

互联网领域的诸多培训,极少靠谱的培训,一般都是线上进行的,由个人或小型公司组织的(反过来不代表凡是线上培训就靠谱,相对更多的线上培训还是质量很低的)。因为培训方人员少成本少,钱大多到讲师的手中,因此才可能会遇到有确实很有经验的老师。

而大型公司组织的线下培训,几乎绝无例外的不靠谱。因为运作成本高,最终能分到讲师手上的钱比例很少,所以凡是正常能赚得到钱的人,不会去线下培训机构做讲师。线下培训的讲师,许多根本找不到正常工作,好一点的也是本职工作无法突破而过来赚赚外快的。不要相信说讲师是某某公司总监什么的身份,基本全是骗人。

不可否认,哪怕再坑爹的线下培训,一般也总是对于毫无基础的人,稍有知识学习层面的帮助的。但参加线下培训等于把自己拉到一个找不到工作的社会层次之中,拉低眼界,靠它找个工作吃上饭或许可以(也可能搭上巨额培训费也没能找到够吃饭的活),但想要得以突破就肯定更难了。

唯有自学。

4.

继续下去,自学的时间哪里来?

(1)在慢节奏的公司,适合职业初期发展;

(2)在快节奏的公司,做着重复性的工作,是极不可取的浪费人生;

(3)在快节奏的公司,做着突破性的工作,是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

不要相信什么在一家公司拼命做,业绩好就能晋升。晋升的往往是做事更聪明成效更好的人,也很有可能压根没人晋升而是空降他人过来,也偶尔会见到整个公司批量裁员等等坑爹事。

有许多人忙着工作而不学习进步,自我安慰是给公司创造了更多价值。殊不知价值没能创造太多,且自我能力增长不够跟不上发展,最后和在公司混日子的人一样被淘汰掉(事实上,不少时候反而混日子的人在公司坚持的时间还比这类只知道工作的人更长)。

尤其职业发展初期,尽量找个闲点的公司,多找找会有的。有些公司希望招一个职位,不过是看着其它公司也有这个职位,或者某领导想在他自己手下多有几个人。并未对这个人有着多高的成绩上的期望。

在这样的公司里面,压力小却又不是毫无压力,因此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也保证了仍有可促进职业发展动力的环境。在职业初期需要大量学习时间的时候,这样的公司是最适合的。

有了时间以后,一定一定记住这一句话:

永远保证自己的学习时间,多于工作时间。

这个学习时间,可以是在公司工作时间之内的(因此慢节奏的公司在初期最适合),也可以在公司工作时间之外。但一定得保证。这条如果没做到,其它的就算做得再好,职业发展也很难做到稳定。

5.

继续下去,如何更好的利用学习时间?

有很多方式。比如思维能力强的人,可能可以通过少量的行业常识和一些数据情况,就去逻辑推论出许多结论,最后仅靠用脑子想,就得以大成。这种情况是少见但非罕见的。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在职业发展初期,从经验丰富的人那边汲取经验,还是相对稳定妥当的。不过前面也提到了,参加培训大多数情况是不建议的。因此,一般要能自己找到那些经验丰富的人,看他们的经验分享,或主动求教。知乎、在行这两个平台,分别给前面两个方向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但鱼龙混杂,如何客观评估一个人的经验水平,从而确定他分享的经验有多可信(在不成熟的领域,两个从业者对于同一问题有完全不同说法的可能性,一点都不小)?我想了下,比如到在行上约见别人,自己是比较有主动权的,那么可能就问个犀利点的问题:所处的行业的所有人里面,5分制,你给自己水平评几分?

当年我面试知乎的时候,最后和CEO周源聊,他问了我这个问题。觉得挺好的,虽然不排除可能有少数情况下有人乱说,但大部分人会比较客观的量化自己的能力来评价。

顺带我当初在知乎是这么回答的:4分。但我哪怕从业这么多年,目光所及也没能看到过5分的人。

一个在不成熟的从业多年的人,肯定绕过几年的弯路,通常能告诉别人如何少绕这几年的弯路。因此,学习方向上,尽量去找经验丰富的人多了解下。

6.

再来记住几个重要观念,其中一个核心观念是:效果导向

职业初期,有时没做出多少成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时候,不要因为愧疚感,就去死命工作期望弥补,很多人拼命工作只是为了填补心中的空虚;如果不去花更多时间学习,从而在成效上得以突破,才是真正该自责的。

一个人的工作成果可能有四种:

1)不努力没效果

2)努力没效果

3)不努力有效果

4)努力有效果

似乎不少人觉得的好坏排序,会是4>3>2>1

而在我看来,毫无疑问3>4,甚至个人经验来看可能1>2

关于3>4:如果一个人不怎么努力,也达到了和别人同样的效果,那他既可以把富裕精力花到更多工作上,提高短期效果;也可以把富裕精力花到更多学习上,提高长期效果。

关于1>2,需要从本质上来看。不努力且没效果的人,通常他们缺乏的只是做事的动力;而努力没效果的人,要么是只考虑自己想觉得充实些,根本不在意效果;要么是没有能做出效果的能力。

我们有时候说过程导向是有意义的,也是因为它最终作用到了其它效果指标上。比如说一个人拼命工作虽然没做出效果,但部门其他人看到有人在拼命工作,调动了整体积极性,提高了整体效果产出,倒也是种可能性。

单纯的过程指标肯定是毫无意义的,切勿把「努力」当成是工作本身。

7.

还有一个重要观点,是:精益求精

很多人职业发展的最初期过了以后,发展速度就很快缓下来。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做某些事情的方法,就偷懒只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采用更好的解决手段。

前面说了,一定要专门抽时间来学习,但它作用有一定局限性,专门的学习时间,能帮助到我们的主要是核心技能的改善(比如做技术的话,就是编程水平好坏)。

但一个人的长期职业发展中,依赖于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比如说,PPT怎么做、沟通与演讲如何自若的发挥、数据怎样全面的分析等等等等。这些附属技能,我们往往不会有特定的时间分配去学习它们。

但至少可以做到的是,每次在做类似事情的时候,都要求自己,必须做到比上一次更好。可能只是好那么一点点,但只要每次有那么一点点,在动辄以年计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很容易积累出巨大的变化。

就如看文档的产出,应届生往往错别字许多;而职业发展比较好的人,鲜有文档见到错别字的情况的,通常他们做出来的格式排版未必算得上是好,也都整齐得体。看着都是细节,却都是一次次的精益求精后,才会把大量的细节问题都注意到。

*

最后,其它行业我不了解。但至少在互联网,一般情况下,不要不跳槽。

除了少数几个人数过万的公司,有比较明确,且似乎还算靠谱的晋升体系,其它公司大部分来说,公司内涨薪与升级都少见,工资就算涨了一般也不多。而对于跳槽,基本都乐意稍微多给些,多30%是常事,且两年一跳槽在互联网可能是平均频率。

在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慢节奏的公司呆太久,自己的能力比较容易衰退,同时至少在简历上会体现的自己很没市场。一旦被辞退或是其它原因离开公司,尤其是之前因为前公司的工作年限才被提拔到管理层的,难以找到对等工作,容易高不成低不就。因此适当合理的跳槽,是保证职业竞争力的关键点。

大概就是这些。

上一篇:同理心与正直,共存或不共存的两种特质

上一篇:有关教育之浅见

文章下方广告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