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策略

关键词覆盖、索引量、排名、点击率、转化率

同理心与正直,共存或不共存的两种特质

indiepop2017-06-26 10:57:540℃

 作为一个曾经因抑郁症煎熬多年的人,这段经历对我的最大帮助之一,是深刻认识到,不同人相似的行为背后,可能基于完全不同的本质原因。仅当明白本质原因后,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人、认识自己。

一个人的行为上的好坏由什么决定?我思考下来认为是,它是两方面的综合影响:

(1)一个人感知他人想法与感受的程度,后面简称为「同理心」

(2)一个人对坏事绝对不能做这观念的执着程度,后面简称为「正直」

第一点上,我的身边刚好存在两种极端都存在些,过于为他人着想却忽视自己的人,以及很难考虑到他人想法与感受的人。正因为有这两种极端情况在,我发现一个现象,不知是否属于普遍情况——哪怕是直接引导着他们往另一个方向思考(更多考虑自己感受/更多考虑他人感受),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很难转到这个方向,可能不仅是他们不愿意这么思考。

由此我猜测,对于同理心这个问题,有可能更多是天生人格在影响,而非主要是逻辑能力问题。

直觉上我们可能认为,「同理心」和「正直」这两种特质会在一个人身上共同存在,或都没什么体现。但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特质有时单一存在于一个人身上。

有人「正直」却缺乏「同理心」。因为「正直」,在大多事情上都会显得靠谱有素质;但因为缺乏「同理心」,到了与他人利益冲突比较严重的时候,利益权衡下来「自己」容易占到上峰。一方面只考虑自己利益,另一方面因为「正直」却也难以容忍做直接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矛盾之下,取而代之的是更可能有利用他人等行为。

反过来,也有人「同理心」较强但缺乏「正直」。容易感知别人想法和感受时,很难做出一些很不「正直」的事,因为与别人感同身受下自己会难以接受。但由于缺乏「正直」又不那么执着于一件事是否绝对不可做,矛盾之下,可能会做些对自身利益很大,对他人虽有坏处但很小的事情。

即,存在四种情况:

(1)既有同理心,也执着于正直

(2)没有同理心,也不执着于正直

(3)缺乏同理心,却执着于正直

(4)拥有同理心,但不执著于正直

需要留意的是,每一个人并不是可以直接归到这四类中的某一种,而是会存在倾向性的大小,即这一特质的体现程度大小。

除了第二种相对容易判断,另外三种情况之间,相对难以区分辨别出来。有时需要对一个人有很长时间的了解,才能比较确定。

前两种情况是常见的。对于后两类,我有家人在第三种上面拥有很明显的体现,而我认为自己的情况略倾向于第四种。

有意思的是,可能当对世界的本质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存在第四种倾向。因为会更清晰的理解别人的想法,同时更不执著于一些固定观念(需注意一开始对本文所述的「正直」的精确定义是「一个人对坏事绝对不能做这观念的执着程度」)。

以上,提供了一个相对于「好人」、「坏人」的简单二分法,可能可以更好的用于预测一个人行为模式的分类方法。但以上的分类方式,和对应行为模式,是纯粹靠我个人的观察总结得出的。未必全靠谱,仅供参考。

接下来,讨论工作中的情况。

----------------------

天生的人格特质,会影响我们的大多情况下的行为模式。随其自然是自己最容易接受的,但对于特定目标而言,随其自然并不总是适合的。

以个人所见,如果同理心与正直这两个特质同时很明显的体现,或者这两个特质都严重缺乏,这两类情况对工作都是致命的。

在工作中最明显的就是,过于「正直」很难快速做出成绩,太缺乏「正直」必然导致无信不立。「正直」(这里的具体定义是「一个人对坏事绝对不能做这观念的执着程度」),在生活中是很可贵的品质,但在工作中过多体现未必是合适的。

我的观点是,应当先基于自己的这些特质,初拟一套行事「准则」,考虑什么做法是自己直觉上认为最合适的;进一步的,把里面一些显然不适合工作环境的(比如过于正直和过于不正直)进行修改,最终定下一整套固定的行事准则。哪怕后续直觉与行事准则冲突时,尽可能的以行事准则为准。

必须注意的是,这里指的固定行事准则,仅针对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以下是我的几个行事准则,供参考:

核心指标:自身行为是否对他人有帮助(有坏处)

部分准则:

(1)

对于和他人合作的事情,若利益不冲突,在既定的分配时间内,全心为他人考虑。

如果缺乏同理心,会容易下意识的去做一些自己熟悉范围的事情,因为觉得那样比较省事;而非设身处地为了他人的利益提升,而更多寻找那些效果上会更到位的事。前者于人于己都无助,后者总是更合适的。

(2)

如果自己小幅的利益损失,可能给别人带来很大的帮助,做;如果自己的大幅利益损失,给别人带来很大的帮助,不做。

用同理心的人天生会做前者,如果缺乏同理心可能不会做。但做了前者,可能会带来一些合作机会,且成本很小;

如果过于执着正直同时又具有同理心,可能会做后者,但对于工作中的绝大多数人,我们不会太长期的与之相处,并不划得来。

限于精力,前面几例抛出思路,不更多展开了。

以个人观点进行总结:

(1)如果同时拥有明显的「同理心」和「正直」,在工作上应当制定一些行事准则以更多确保自己的利益;

(2)如果天生同时缺乏「同理心」和「正直」,在工作上应当制定一些行事准则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适。

其他两种情况,放到工作里面可能都相对还好。

上一篇:职业发展和具体工作的「抓重点」

上一篇:入行或转行的头几年职业发展流程浅析

文章下方广告位

网友评论